人老了才看清,人品好的亲戚朋友,会在这几种时候联系你

2023-05-25 18:19:29    来源:布衣粗食    

喜欢一个人,不需要掩藏;厌恶一个人,却常常被掩藏。

年轻时,一头扎进社交场,多个朋友多条路,善待亲戚有后路。很多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变成了朋友。


(相关资料图)

当我们进入老年后,很多社交,都散场了。尤其刚刚退休的时候,利益之交,都在断交。

曾仕强教授说过:“一个人的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

人品好的人,心性很温馨,生活很安宁;一段关系里,彼此人品不错,就能长期交往,关系可以延续到生命的尽头,甚至影响到下一代。

很多关系,和利益交织在一起,是看不透的。利益就像一层薄纱,非常朦胧。

人老了,利益舍去了,因此关系也通透了。能够在以下几种时候联系你的亲戚朋友,人品靠得住。

01

当你生病时,问候你的人,说明他在给你希望和勇气。

鲁迅的笔下,有一个叫闰土的玩伴。

小时候,他们一起用簸箕捉麻雀。

当鲁迅外出多年后,再回故乡。闰土带着孩子来拜访他,称呼他为“老爷”。

很多人以为,他们的感情,到此打住了,人与人的层次,相差很远。

其实,鲁迅和闰土的情分,一直都在。闰土家很穷,但是他一直记得,要送点什么给鲁迅,接续情分。两个人在十八九岁时,还一起爬了应天塔,去了陶二峰测字。

闰土在病重时,叮嘱家人,要送一些青豆给鲁迅,自家受了鲁迅很多的恩惠,需要回报。

人老了,病痛就是生死的关口和征兆。最需要有人来陪护。

很多亲戚朋友会闻讯赶来,但多半是送一个红包,放下一点点水果,就离开了。能够陪着聊天,安慰心灵,照顾一番的人,很少。

看过一个消息。四川宣汉的一群同学,开车千里,到江苏江阴某医院,看望患癌症的覃浩。这份感情,令人动容,更是鼓励覃浩,一定要加油,活下去,家庭才有希望。

当你生病时,那些想尽办法陪你一程的人,真正称得上是“生死之交”。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给外人的印象如何,起码在你的面前,是人品靠谱的。

02

在你失去伴侣时,来到你身边的人,说明他要帮你驱赶“孤独”。

作家张小娴曾说:“年深日久,我们渐渐体会到爱你有多深,是我肯花多少心思为你安排。”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只要老伴,才会为自己安排好一切。甚至老伴想到了,自己过世后,剩下来的你,应该如何过日子。

其实,一个人在失去伴侣之后,真正需要的,不仅是金钱和房子,还要一份陪伴。每天,身边空空落落的,缺少了很多的欢声笑语,难以适应。

我的爷爷过世之后,奶奶很不习惯。

村里的张阿姨说:“要不来我家住吧。”

奶奶很长一段时间,都住在张阿姨家。之后,才搬到我的姑姑家住。

当姑姑要算伙食费的时候,张阿姨说:“稻谷是自家种的,青菜也吃不完,算钱的话,就把我当外人了。”

如果你认真观察,一些老人失去老伴后,左右邻居更加喜欢邀约老人吃饭、外出散步。也有一些亲戚,特意赶过来,说说话,吃顿饭。这份情感,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况。

老人失去老伴后,曾经的异性朋友,主动示好,希望能够喜结连理。半路夫妻,也很甜蜜。在变老的路上,再走一程,时光显得弥足珍贵。

03

在穷困潦倒时,愿意借钱的人,说明他不计回报地帮助你。

老人变得很穷了,要么是年轻时没有存款,也没有准备退休金,或者是生病导致的。

借钱给老人,是有风险的。说白了,老人可能在过世之前,也还不起钱,其后代也不一定会认账。

单独借钱给老人,很多亲戚朋友都会拒绝。毕竟,谁都会考虑到还钱的问题,只是不说而已。

实在要借钱,也要老人的儿女担保,能够“父债子还”。

俗话说:“谈钱见人品。”

愿意借钱给老人的人,其人品高于很多人,其情分难以回报。

我的二舅舅在过世前,向朋友借了两万多元。并且没有写借据。

当朋友知道二舅舅过世的消息后,悲伤不已,送了礼金,对于借钱的事情,一句也没有提。

二舅舅过世五年后,这笔钱才由我的表哥归还。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如何,一目了然。

类似的事情,历史上也有。比方说,朱元璋在老家,几个亲人在短时间过世,没有钱安葬,本地的一位财主刘继祖腾出一块地,送了一些钱,才处理妥当。

从刘继祖的角度来说,就是借钱给朱元璋,并没有打算要回来,这是一份恩德。其人品值得我们点赞。

谈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有谈钱的时候。只是,人老了,和亲戚朋友谈钱会难以启齿,一开口就会被冷落。

05

有人说:“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褪去了人生的繁华,还有人会爱护你,情分最难得,人品最可贵。

因此,老年人遇到人品好的亲戚朋友,不要不领情,不要摆出一副“长辈”的姿态,要懂得感恩。

遇到病友,别嫌弃,同病相怜也情。

失去老伴,别灰心,心情阳光惹人爱。

生活窘迫,别抱怨,互帮互助渡难关。

世上不全是好人,也不全是坏人。你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

曾经,敬人一尺,后来,人敬一丈。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