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截至6月9日,进入清盘流程的公募基金已达122只。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量达到998只,占基金总数的9%左右,处于清盘边缘。
业内人士表示,从被动清盘到主动清盘,公募基金清盘退出机制正逐渐形成,并促进全行业在优胜劣汰机制下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年内清盘基金中
近七成主动“离场”
基金清盘是指当公募基金的规模或人数低于一定水平,或发生基金管理人无法担任基金管理工作时,对已经募集的基金产品终止合同予以清算解散的工作。
理财笔记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年内进入清盘流程的基金共有122只(A/C份额合并计算)。其中,有84只基金清盘是因为“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而主动清盘,占比近七成;有36只基金是因为“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而被迫清盘;有1只基金清盘的原因是“其他原因”,为太平洋证券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原因为集合计划期限届满且未变更为公募基金;还有1只基金则是因“合同到期终止”而清盘,为天泽六个月定开债,原因是约定集合计划自合同生效日起存续期不得超过3年。
从基金清盘类型来看,目前全市场基金清盘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六类: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持有人数量低于合同限制、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转型终止、合同到期终止、其他原因。
“今年以来,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投资基金的人气度不断下降,是基金清盘的重要原因。”北京地区一位FOF基金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具体情形包括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本基金合同,并对本基金进行变现及清算程序,且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同时基金管理人应履行相关的监管报告和信息披露程序。
清盘机制逐渐形成
促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有些基金公司从被动清盘产品转向主动清盘,公募基金清盘退出机制正逐渐形成。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过去几年,部分基金清盘主要是受监管环境影响,如一些保本基金、分级基金、定增基金、机构定制基金等在监管新规下,后期运作难度加大,直接影响了这些基金的生命周期。另外,一些基金要求单一投资者比例不能超过50%,且受到委外资金巨额赎回的影响,导致一些迷你基金在考量运营成本后,选择对基金进行清盘处理。
而今年以来,同质化问题导致基金清盘的现象逐渐增多,尤其是指数基金中的宽基和窄基,例如创业板大盘ETF、沪深300ETF、深证100ETF、中证500ETF、上海金ETF等相关指数产品均出现基金清盘的情况。
“从公募基金业长期发展来看,这种因同质化问题而‘断臂求生’的现象有利于推动基金业高质量发展。”上述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基金清盘的历史并不长,2014年才正式拉开基金主动清盘的序幕,且早期清盘数量极少,如2014年仅有4只,2015年为32只,2016年为18只,2017年为11只。再从近几年的全市场基金产品供给来看,尽管清盘基金数量占比较少,但绝对数正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清盘基金数量分别为132只、173只、250只;而同期新发行基金数量分别为918只、1369只、1375只。
“基金清盘机制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好处颇多。”兴业研究宏观团队分析认为,“首先,基金清盘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帮助投资者规避费率高昂的小规模基金以及运营不善的基金公司。其次,基金清盘机制常态化有助于基金公司将资源集中到优质产品的运营中,推进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最后,基金清盘机制清理了无法适应投资者需求、经济形势变化或者政策监管要求的产品,维护了行业生态健康。”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热门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